覆膜沙复合透水砖形成与原理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预覆膜沙及制备方法,还涉及括所迷预覆膜沙的复合透水砖。
背景技术:透水砖不仅雨天能解决了雨水储和,漫流现象和缓解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泄洪压力,而且晴天也能调节空气湿度水气循环,减少噪音和灰尘抑制城市“热岛”现象,因此透水砖作为一种功能性的辅装材料在国内外得到广泛使用。
国内市场上的透水砖主要烧结和陶瓷透水砖。混凝土透水砖,树脂粘接沙基透水砖,烧结陶瓷透水砖表面光滑,强度高和透水效果良好,但由于砖的缝隙比较大,容易被灰尘堵塞而不能透水,同时由于该砖的制作工艺繁琐复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宝贵的粘土资源,混凝土透水砖成本低廉,形成简单,透水速率较好,但其表面粗糙,张度低和灰尘容易堵塞,透水孔道不能被广泛推广使用。树脂粘接沙基透水砖表面光滑美观,透水好,防滑,抗压强度根据需求调节。保水性好,但其砖成本太高而无法广泛使用。树脂和混凝土复合透水砖大大降低了砖的成本,解决了混凝土砖表面粗糙和透水容易堵塞的缺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要求
一、透水砖应用场合的选择
根据道路不同的用途,应该选择不同产品规格和渗水率系数的透水砖。
1、人行道的使用产品: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做到既符合道路的使用要求又经济的原则,人行道应选择规格在300×300mm范围内的产品。因为透水砖的表面都不是特别细腻,选择规格太小的产品会影响整体铺装的美观,选择300*300mm、300*150mm或连锁式的砖进行铺砖,厚度应选择50-60mm之间即可,透水率可选择5-10mm/s速率,这样一般中小雨可有既下既干的效果。
2、车行道、停车场的使用产品:因为车行道、停车场载荷较重,使用面积较大,这样应选择规格和厚度都大一些产品,推荐选用400*200mm、500*250mm、500*500mm、300*600mm范围内的产品。厚度可根据行车停车的种类不同进行选择80-120mm的产品,做到一劳永逸。
二、透水砖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1、基础层的要求:基础层的做法可参照北京市政工程技术规范要求操作,基础层平整后应用人工或机器碾压平整,进行素土夯实。
2、垫层的要求:垫层可选用砂石垫层或者三合土垫层,人行道垫层应用在100-150mm之间,车行道垫层应在150-200mm之间。不管使用何种垫层,所用材料都应该符合北京市道路地面施工的规范要求。砂石主要注重砂、石都不得含泥的成分。
3、无砂混凝土垫层的要求:车行道或者停车场应该在砂石或者三合土垫层上再铺装一层无砂混凝土,厚度在80-150mm之间,无砂混凝土的配比要求为水泥1:水0.2:碎石6,碎石粒径为ø5-ø20间进行合理集配,碎石要用水冲洗干净,不得含有石粉成分。干拌无砂混凝土用人工或者机械碾压夯实,要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4、找平层(粘合层)的要求:找平层用中砂或粗砂加10%的白灰拌和后摊平(不使用水泥),人行道用砂即可,厚度控制在15-20mm之间。
5、铺装的要求:铺装用按北京市地面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铺装后缝与缝之间用笤帚扫茹砂粒填实即可。
三、另外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场所,透水砖还可以进行雨洪积水收集控制的使用,需根据场所进行设计。
四、覆膜沙基复合透水砖性能特点
1、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产条件。
2、可吸收水分与热量,调节地表局部空间的温湿度,对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较大的作用。
3、可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对防止公共水域的污染和处理污水具有良好的效果、使马路上不积水。
4、雨后不积水,雪后不打滑,方便市民出行。
5、表面呈微小凹凸,防止路面反光,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音,可提高车辆通行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6、色彩丰富,自然朴实,经济实惠,规格多样化。
五、覆膜沙基复合透水路缘石介绍
覆膜沙基复合透水路缘石是以自然砂、预覆膜树脂、预覆膜固化剂、偶联剂和润滑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复合透水砖,具有透水、滤水功能的砌块。
六、覆膜沙基复合透水路缘石规格性能
